云南网讯(记者 李洁 孙寅翔)记者从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获悉,云南技师学院(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)教师、正高级工程师、高级技师郑棋元,昆明理工大学教授、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孙鸿雁专业配资,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熔炼厂作业经理、特级技师徐成东,被认定为2025年“大国工匠人才”,这是继2023年云南电网公司李辉入选2023年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后,我省再添三名大国工匠。
郑棋元,云南技师学院(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)教师,正高级工程师、高级技师。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优秀共青团员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云南省兴滇人才奖、云岭工匠、云南省技能大奖、云南省技术能手、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首席技师、云南好人等称号。2019年8月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,从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中脱颖而出,同队友战胜五连冠韩国队,勇夺金牌,实现了中国选手在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零的突破,移动机器人技能技艺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。先后研究创新出“OMS抓取机构”“智能平衡机器人”等多项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。指导数十人次参加技能大赛,十余人次荣获国家级、省部级奖项。为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,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孙鸿雁,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,教授,正高级工艺美术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滇派内画创始人。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、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奖、首届轻工大国工匠、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、云南省劳动模范、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、云南省三八红旗手、首届云岭工匠,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首席技师、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,云南省技术能手、中国内画艺术大师、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。长期从事工艺美术研究与实践工作,创立独具云南民族特色的“滇派内画技艺”——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填补了中国工艺美术的空白。创新穿插构图技法,研发内画载体800种,创新颜料、工艺、工具150余种,突破了内画工艺在技术、工艺等方面的瓶颈。取得国家专利26项,发表论文21篇,出版专著3部。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2余项,43件内画作品获省级以上金银奖项,6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。创立“艺术名家创新工作室”等9个创新平台,面向社会收徒200余人,培养技能人才1000余人。
徐成东,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熔炼厂作业经理,特级技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荣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技术能手、中国质量工匠、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、云岭楷模、云岭工匠、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首席技师、云南省道德模范、最美企业匠人等称号。他坚守铅冶炼岗位30年,攻克了世界上第一座艾萨炉铅冶炼过程中出现的熔池冻结、泡沫渣、硫化铅溶于金属铅、喷枪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难题,创造了978天炉龄的世界纪录,成为国际艾萨冶炼技术领跑者。随着新工艺侧吹炉的出现,他通过技术创新,发明了侧吹还原炉铅冶炼富集铜产品的冶炼技术攻关,解决了高铜物料形成隔层的技术难题,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作出突出贡献,更展示出中国铅冶炼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。练就肉眼就能立即判断奥斯迈特炉渣含铅的独特工作法,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“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”。
近年来专业配资,云南省加大各级工匠人才培养,通过选树培育云岭工匠,树立起产业工人提升奋进的旗帜和标杆。2016年以来,共组织七届云岭工匠选树活动,选树云岭工匠129名,带动选树州市级工匠802人,建成51所各级工匠学院。拍摄制作《云岭工匠》专题片,通过电视、网端号、地铁媒体等多个平台进行展播,进一步唱响了云岭工匠品牌,掀起了学习先进、学习榜样的时代热潮。
益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